冷敷、熱敷是臨床常見的處理方式,其適應癥和禁忌癥如下:
1、適應癥:冷敷是指用冰袋或冷濕毛巾敷于頭額、頸后或病變部位皮膚的一種治療方式。可降低受傷部位的溫度,使皮膚組織受傷的程度得到緩解,還可以暫時減緩血液流通,減少出血和血腫情況。冷敷適用于發(fā)熱、急性損傷等情況,如扁桃體摘除術后、鼻出血、急性扭傷48小時內(nèi)、高熱病人、中暑、牙痛等患者。熱敷主要是利用熱毛巾、暖水袋、中藥熱奄包等敷至患者的患處,有擴張血管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。熱敷適用于炎癥、疼痛、植物神經(jīng)功能紊亂等情況,如腰痛、肩周炎、經(jīng)期腹痛、術后小便不利以及急性扭傷48小時后。
2、禁忌癥:二者均禁用于皮膚潰爛或破損患者,避免傷口感染,皮膚感覺異常的人群亦禁用,以防凍傷或燙傷。此外,冷敷禁用于循環(huán)障礙、水腫部位、慢性炎癥或深部化膿病灶、冷過敏者以及禁忌部位。熱敷禁用于急性軟組織損傷如扭傷、拉傷等48小時內(nèi)不能進行熱敷,以防皮下淤血。
提醒患者,若有不適應當及時就醫(yī)診治,以免造成不利影響。